商情資訊
廈門海關啟動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 試在廈門 意在全國
12月5日,廈門海關、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、廈門市口岸辦聯合啟動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,以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”為支撐,綜合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和移動辦公等新興技術,首批上線“多介質身份認證”、“全口徑業務申報”、“全流程狀態發布”三大模塊,著力打造“淘寶式”海關業務線上辦理平臺。
廈門海關關長柏華冰說,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是海關總署黨組交給廈門海關一項重大改革任務,試在廈門、意在全國。通過不斷打通自主報關的各種堵點,此次改革改變了大部分企業選擇代理報關、個人沒有自主申報渠道的現狀,企業和個人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擇報關模式。
廈門市委常委、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主任倪超說,在廈門海關的倡導和牽頭下,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試點啟動,這是縱深推進“放管服”的一大創新舉措,標志著廈門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簡政放權持續深化、改革成果系統集成、綜合治理機制不斷完善的嶄新階段。
更自由 個人也能自行辦理報關手續
新晉媽媽高珍珍是一名資深的“海淘族”,對于郵包通關手續她深有感觸。“以前海淘總是管不住自己,一不小心就買多了,雖然交的稅不多,但自己跑去海關現場申報有點折騰,找企業代理報關又要加收手續費,每次都很糾結。”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后,企業和個人均可向海關自主申報,順利解決了高女士的這一煩惱。
收到郵政企業發來的申報告知短信后,高女士這樣的“海淘族”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陸“單一窗口”進行自主申報,海關審核查驗后,再通過網銀或微信在線支付稅款,剩下的就是“葛優癱”等著收包裹。
整個流程無中介收費、無紙化辦理,并且可以隨時查詢包裹的通關狀態,實現了個人自主、方便辦理申報征稅、退運、放棄等通關手續。
據廈門海關關長柏華冰介紹,改革后,自主報關與代理報關同等便利,這也將倒逼代理報關企業向專業型、服務型轉變,更好地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。
更便捷 海關業務隨時隨地自主辦理
“江湖救急!”正在外地休假的報關員小蒲,突然接到老板的“求救電話”。原來,公司剛接到一筆代理申報進口銅精礦的大單,而銅精礦涉及到入境通關單、自動進口許可證等內容,其他同事對這塊又不太熟悉。“臨危受命”的小蒲從包里掏出U盾,使用酒店的電腦登陸“單一窗口”完成海關申報。
“以前我們使用IC卡進行身份認證,因為讀卡器安裝在公司的電腦上,每次遇到這種突發狀況都要趕回公司加班”,小蒲邊申報邊介紹:“現在方便多了,U盾可以隨身攜帶,只要在有USB接口的電腦登陸‘單一窗口’網頁就可以在線申報,再也不怕休假時接到老板電話了。”
除了認證方式更加安全、便捷,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后,企業通過“單一窗口”,可實現貨物通關、加貿保稅、企業管理以及跨境電商、郵件快件等各類海關業務的全天候在線自助申報、自助預約、自助辦理。
“單一窗口”自7月15日小范圍試點以來便廣受好評,截至12月2日,通過“單一窗口”報關的總量已達22.1萬票,目前在廈門關區一般貿易報關單量的占比已超95%,位居全國地方“單一窗口”首位。
記者從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了解到,“單一窗口”已上線運行65項服務項目,船舶進出口岸、跨境電商、一般貨物報關報檢、港區貨物進出和轉關貨物等口岸核心業務均實現“一個窗口、一次申報、一次辦結”,報檢比例更高達100%。
據悉,“單一窗口”已復制推廣到泉州、漳州、龍巖等周邊地區,國家質檢總局向全國檢驗檢疫系統推廣。
更透明 眾多業務將24小時線上通關
“您的貨被海關扣下了,需要交一點疏通費。”在廈門口岸從事水果進口業務的張總,以前偶爾會收到報關員發來的這樣短信。雖然海關從不收取此類費用,但一些不良報關員便假借海關名義斂財。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后,張總只需打開微信,便能了解進口水果的通關狀態。
為了營造公開透明的通關環境,廈門海關全力打造全流程狀態互聯網發布體系,企業通過電腦客戶端、手機移動終端,便可對通關狀態等信息進行實時查詢,徹底解決關企“背靠背”、信息不對稱等問題。
廈門海關關長柏華冰表示,“互聯網+自主報關”改革試點工作目前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,廈門海關將逐步上線“統一企業注冊登記、統一身份認證、全口徑業務申報、稅費自報自繳、通關業務網上預約、通關狀態全流程查詢”6大功能模塊,推動貨物通關、加貿保稅等海關業務實現24小時線上自助式“一站式”通關。
此外,廈門海關將努力打造“互聯網+海關監管”的廈門樣板,推動海關數據進一步開放,建設信息互聯互通、共享共用的“單一窗口”,更大范圍、更高層次地涵蓋海關通關和口岸聯檢、繳稅付匯等業務,打造符合時代需求的“互聯網+政務”精品工程。
廈門海關還將努力構建“三互”新型口岸通關模式,破解口岸部門“信息孤島”、“單兵作戰”的沉疴,在總結提升關檢“三個一”、“一站式查驗”、“監管互認”等改革成效基礎上,繼續拓展與其他口岸聯檢部門的合作,加快推進口岸綜合執法改革,努力打造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口岸通關管理體制。
(來源2016年12月中國商務新聞網)